苏庄炊粉是农家逢年过节,举办红白喜事宴席上必备的当家菜,炊粉菜越多,表示酒席办得越丰盛、排场
客人吃得尽兴,主人面上有光,其实你还不知道吧,就连明太祖也尝过开化炊粉,他更是一咽三赞~
苏庄人饮食丰富多彩,特爱用米粉拌蔬菜、或鱼、或肉蒸熟而食,谓之“炊粉”。 农家巧妇个个是烹饪高手,蒸制出的炊粉,既保存了蔬菜和肉的原汁成份,营养丰富,又香气诱人,色鲜味美,让人食欲大开。凡到过苏庄的客人,往往会被苏庄炊粉所吸引,品尝过这道农家菜后,更是赞不绝口,回味无穷,留有深深的印象。
农妇制作炊粉,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以旺旺炊粉最为有名。开化苏庄地处山区,日温差大,日照时间不长,独特的山区气候使本地产的稻谷生长期长,糯性好,营养成分更丰富。农家饲养的狗,肉质嫩滑,香味诱人。苏庄炊粉历史悠久,相传早在元末,朱元璋领导的义军驻扎在古田山后,虽然得到当地民众粮草支持,但是兵多地方小,给养还是不足。一天傍晚,朱元璋走出元帅帏帐,清风徐徐吹过,飘来一股肉香,他好久没尝到肉味,越闻越香,馋涎欲滴。便迎着香气一路行去。到了山边,见一农妇在屋旁用石块临时支起一口铁锅,锅里发出“咕噜、咕噜”声音,或疾、或徐,大珠小泡乱翻滚,散发出诱人的香味。农妇见军爷来,顿时慌得手忙脚乱,忙跪下,边叩头边说:“奴家有条看门狗,昨夜被熊咬死,今天煺了毛,做了旺旺炊粉,没有送去军营,请军爷恕罪。”
元璋和气的说:“快起来!快起来!我们是抗元的义军,不扰民。” 农妇见军爷和蔼可亲,唤出家中丈夫,请客人进屋入坐,沏茶。朱品着茶与他们聊天,问狗肉为何不在家中锅灶上烧,而要另起炉灶。农妇说狗肉不能上桌面,若在家中烧,灶神爷会怪罪的,只好在屋外另起炉灶。说了一席话,旺旺炊粉便熟了,农妇端来一碗让客人品尝。元璋见狗肉拌米粉、辣椒等佐料蒸熟,流香四溢,油光黄松,便品尝起来。感到鲜嫩可口、辣而开味,他一咽三赞,吃后依依回味,觉得比吃山珍海味还过瘾,想不到炊粉这么好吃。
农妇介绍说,各种蔬菜都可用米粉拌着蒸熟吃,省油、盐,饭熟菜香。朱听后另有所思,想着部队目前缺粮少盐油,何不把蔬菜、野菜加上米粉,放在饭中一起蒸熟而食,既省工又省料,既当饭又当菜。他忙赶回营房,连夜指挥士兵磨米粉。
第二天,朱元璋请农妇来营房,教火头军学做炊粉。农妇心灵手巧,指教他们切菜、加料、拌粉、炊蒸,伙头军个个学会了炊粉决窍。自此以后便用米粉拌野菜、蔬菜蒸熟而食,军士们吃过炊粉后,都说味道好、耐饥饿,有营养。苏庄炊粉养胖了义军,使他们身强力壮。不久,在鄱阳湖打了个大胜仗。
后来年成转好,生活提高了,当地人还是念念不忘炊粉,他们说吃炒菜、煮菜都没有吃炊粉来的过瘾,农妇仍然把蔬菜、肉类拌上米粉炊熟而食,并加上各味佐料,炊粉越做越精,品种越来越多,品位越来越高,慢慢演变成今天具有地方特色的“苏庄炊粉”农家名菜。
【原料】
主料:狗肉1000g左右
辅料:米粉(精米炒熟磨细)、干红辣椒末、蒜苗,姜末、蒜末
调料:米酒、盐、味精、山茶油
【烹制过程】
1、狗肉切2cm大小方块,加米酒、盐、味精、山茶油、辣椒末、姜蒜末、拌匀,腌制半小时;
2、拌上米粉,装盘,放入蒸笼,大火蒸约1个小时,蒸至狗肉酥,取出,放上蒜苗段即成。
[菜品特色与营养价值]
狗肉酥而不烂,香味咸、辣、香,是苏庄的传统名菜。具有温肾助阳、壮力气、补血脉、增强抗病能力、改善性功能等功效。
[“吃货”私房话]
当地有无菜不炊之说,家禽兽肉、螺蚌鱼虾、瓜果蔬菜都可炊粉。苏庄炊粉花样百出,有辣而开味的辣椒包,一清二白的粉豆腐,貌似珍珠的盘蒸蛋,肚中藏肉的炊鱼包,祛寒滋补的狗肉炊粉,举不胜举。
[寻味好去处] 梦圆大酒店,位于苏庄镇毛坦87号。
开化县文化旅游委员会,《寻味开化》编撰组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