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那么大,偏偏是开化
提到江浙一带你想到什么?小桥流水?古韵人家?又或者是泛舟湖上,渔歌互答?
如果苏杭是江浙风光的主流代表,那浙西一定是你不知道的那匹风光黑马。
衢州开化县,是浙江的“西大门”,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,浙皖赣三省交界处。交界之地往往有不一样的故事,因为交界往往因为地理分割,而一山之隔,一河之隔又造成了文化的分割,所有的故事,往往钟爱交界之地,但恰好,所有的故事,所有的风貌,都在这交汇中显得格外缤纷。又因为交界,鲜有人知,宁静度日,空灵悠闲。比如湘西凤凰,比如浙西开化。
于是找到几个衢州的朋友,问道开化,他们好像很震惊似得开始侃侃而谈这个“旅游新贵”,惊讶道原来你也知道这个地方。钱江源、古田山、钱王祖墓、根宫佛国、圣潭沟等地名像弹幕一样开始从未脑海闪过。小伙伴们眉飞色舞的描述,一副跟江南水乡完全不同的高山美景在我脑海中展开,印象中这样的风景应该

是出现在高原,而不是浙西。

图片来源(凤凰博客)
带着这样的疑问,一探浙西,成为我的小目标。
而我喜欢一西到底,开化之西,台回山所在地长虹乡,被锁定为目标。
由于并不是油菜花开的时节,台回山并不是我的目标。
元宵佳节,夜探开化
因为是一个清净地,而且少有人知,我喜欢作为先锋探路,选择一人独行。在杭州西站购买了杭州西——开化的汽车,三个半小时,从黄昏中兜兜转转,正好是元宵夜,一路的鞭炮烟花响个不停,照亮了一路。

也许是因为假期,整个大巴人并不多,走到最后竟然只剩下我一个乘客。我索性和师傅聊起天来。听说我去开化旅游,师傅兴奋地说自己就是开化人,说开化近几年慢慢开始发展旅游业,非常重视城市形象,好几任书记上台改造,光是花费在卫生治理上一年就投入十几万,打造生态文明城市。我看着车外宽阔又整洁的街道,感慨这么一个浙西小县城,确实是非常整洁,跟很多已经声名远播的旅游城市却有不同。路过钱江,绚丽的灯光把这座小城照的熠熠生辉。十点不到,街上基本已经没有行人,空荡荡的城市仿佛只剩下我们的大巴车和满天的鞭炮。

(图片来源:太平洋摄影博客)
师傅一路跟我讲解景点:右手是开化最大的建材市场,左手是马上要兴建的一个国家级文化主题乐园。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看起来非常坚朗和敦厚,热情地问我这问我那,我问道开化的美食,他说开化的鱼好吃,因为水质好,是可以直接饮用不用加工的,还说同样的作物迁移到杭州就往往长不出来。走过那么多年的路线,最好吃的鱼是在齐溪镇靠近钱江源的地方有个叫“大途饭店”(好像是,只记得有个什么途)的地方,是最好的野生鱼,肉质鲜美,不过就是价钱稍贵。

从开化旅游聊到时事政治,从江浙沪的旅游景点到内外宾接待标准,师傅滔滔不绝。看得出来他是个聪明勤劳的人,放弃了之前月薪四万的旅行社司机工作,现在在客运站上班,也是为了能常常回到开化,陪陪家人。师傅特意带我绕城一周,看了根博园(根宫佛国)的夜景,直接把我送到酒店门口。我回祝一声元宵快乐,带着开化人民的热情淳朴,入驻了汽车站附近的如家酒店。

(来源:钱报网)
七彩长虹,民风淳朴
第二天,被明媚的阳光晃了眼睛。也许因为少霾,阳光耀眼,虽然不到8点,已是满目金黄。退房,就在如家酒店门口,搭上去池淮/长虹的城乡公交,大概半小时就有一班,从开化县城到村镇,村镇中上车招手即停,需要下站提前告知即可。10块钱的票价,从开化一路就到了长虹。
途中空气清新,看都看得见。可惜不是最好的时节两旁树林虽然光秃秃,依然能想象如果是好季节必定十分壮观。将近一个小时,就到了长虹乡。

随意走走是我此行的目的,看看当地人生活的气息,随意与商店老板聊聊天,才是最本土的风景。到达游客中心,没有什么人。

我倒是很喜欢这样的清净,拿着相机咔嚓咔嚓也没有人理会我,一个小朋友高声喊着“妈妈有人来照相,有人来照相”,我对他笑笑,他也好奇地望着我笑笑。

游客中心居然没有一个人,我仔细地端详这里。干净是给我的第一感觉,木质结构的装修大堂,左边是乘客休息区、充电区,右边是可以容纳百人的餐厅,也全是木质装修。我惊喜地发现,他们把开化的民宿挂在了天花板,童趣地描述着这里的民俗文化。


状元故里,北源故居
早前看资料就发现,开化经济虽不发达,却十分重视文化教育。浙江省的第一位科举状元,程宿的故乡,就在这里。如果你不了解程宿没关系,但是你一定听过一个典故,一位爱读书的古人当时潜心文史,竟将墨汁当成芝麻糖汁蘸吃完而不自知,这个人后来高中状元,年仅十八岁。这就是两宋期间著名的父母官程宿,金榜题名后的程宿为官十一年,勤政爱民,励精图治,泽被后世。而长虹乡北源村就是程宿的家乡。这里的墙上到处都是程宿的事迹。

好山好水,倒也难怪地灵人杰。我悠悠荡荡随意走走,一条不知名的河从公路旁穿流而过。两座桥引起了我的兴趣,一座吊桥,一座没有任何护栏的木桥。行人二三,随意东西。

在状元村,感受到更多的是宁静。想象当年的程宿,在这样的山野间,挑灯夜读,疲惫时漫步林间,抬头就有飞鸟,好不惬意。

我继续往前走,一条不知名的河静静流淌而过。正值中午波光粼粼。我兴奋地跑到竹筏旁边,想要躺上去睡个中午,走了两步发现会沉底,也只好作罢。看着脚下绿水慢慢流淌,那样的感觉,仿佛是在穿越。

乡土美食,耐人寻味
村子里少有买卖,偶得一个小吃店,随意点了一碗炒粉干。和杭州、福建的炒粉干不同,这里的粉干是米粉,不仅不干,还幼滑细嫩。最初以为只是自己随意点了一份,后面听开化的小伙伴讲,独特的粉干风味也算当地一绝。

说到开化美食,不得不提的是汽糕。最初不知道什么是汽糕,看到图片后觉得跟我们家当地的糖糕差不多,尝了一块,并不是想象中的甜,而是酸酸的。后来才知道,汽糕里面加了米醋发酵,而且最好是炸着吃,炸至金黄,是当地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。

而关于汽糕,有一个感人的传说。北宋年间的孝顺媳妇叫秀春,时常做糕点孝敬婆婆。有一天秀春正在浸米磨浆,婆婆不慎跌倒,等秀春将婆婆扶起安置好后,却发现米浆已经变酸,秀春不忍弃之,将浆与米饭一同蒸熟,竟然十分好吃。由于蒸汽会通过米糕,就索性称之为“汽糕”,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加工,才有了今天各种各样的汽糕。开化汽糕也被称为东方披萨,是开化人最怀念的当地美食。

吃饱喝足的我看着这漫山遍野的好风光,探寻着开化古人的故事遗迹,似乎已在穿越。
晃晃荡荡一整天,难以想象我是在江南的土地上感受这一切,群山怀抱,民风淳朴,不像水乡人家那样的小桥流水,却像极了西南一带的高原民居。
水,是那样沁人心脾;村民,是那样简单宁静。
不用到任何所谓景点,光是逛逛,就能忘记烦忧,返璞归真。
开化长虹,一个江南高山上的诗画乡村,一个卫星难探的宁静之乡。
